禮儀百科

做七

作七與作旬 作七 做七為每七天做一次,因為相傳亡者去世後,在陰司鬼差或者土地公的帶領下(台灣各地方的說法不一樣),每七天可以回來陽間一趟,瞭解自身於生前在陽世間的因果,好像檢察官帶嫌犯到犯案現場瞭解事件的始末,順便讓亡者可以回陽世探望親人,瞭解自身已經死亡的事實,從此陰陽兩隔,不可相互糾纏。道教經典裡說到人死後需經過陰司裡,十殿冥王的審查,四位判官的判決,而後發落六道輪迴或成仙佛。   【作七的意義】 七的解釋:七,代表七殿閻羅,百日代表第八殿,對年是第九殿,三年是第十殿,要經過這十殿才能投胎轉世,因為做七代表過王官(閻羅王),七七四十九天滿七後,早期的古禮還會每隔十天拜四旬,做旬指四個判官。 正信的佛教相信,人在往生的四十九天之內,親友必須及時為之超度,以益助亡靈的來世福報,一旦超出這段時間,亡魂即隨業受報而轉生去了。 甚至有人頭七那天會灑粉在靈幃周遭,以足印判別亡魂是否返回探親。 【作七時,所誦的經文為何?】 藉由做七來幫助亡者定心修禪,並將生前的罪業排出,一心向佛修善。 ※ 佛教:阿彌陀經、心經、大悲咒為主。 ※ 道教:以救苦經、黃道咒、超生咒為主。 ※ 基督教:以聖詠證道、禮拜為主。 ※ 天主教:以聖詠彌撒、禱詞為主。

舉哀

病人一旦斷氣死亡,魂魄一分為二,體魄留於水舖,靈魂則茫然不知其所在,依俗於門口焚燒一頂紙轎(車)供靈魂乘用,俗稱「燒魂轎」,以大碗公為香爐焚香拜亡靈,有地區並且需於門外打碎一只瓷碗,並唸「碗破家圓」後,全家大小始舉哀慟哭,哭時男女應左右站立,不可拉扯屍體,勿將眼淚滴在屍體上面,儒家重視人倫感情,故以哭泣辟踊以盡其哀;佛教界人士則以為死者去世八小時之內,八識未完全脫離形體,子孫不可移動其形體,亦不得哭泣,以免死者心生貪痴,顛倒妄想。

辭生

辭生 親人死後,子孫哀慟不忍,必需小心看守,孝男夜則席地而眠(昔日藉稻草為席,叫「寢苫枕塊」),稱為「守舖」。守舖除了哀傷親人之死不忍離開寸步之外,尚可預防親人因休克「死亡」復活而乏人急救,有親友來弔祭時不致無人照應,同時也防止肉食性貓科動物之毀損屍體。

組治喪委員會

本身或子女當中具有崇高社會地位者,或交遊廣闊者,死後應由其朋友或長官、同事、僚屬組成治喪委員會,討論及安排治喪事宜。所列委員,必需真正能到場開會執事之人,否則不應列名,以免助長社會浮誇氣習。

巡山

巡山 安葬之日或數日後,孝眷至墓地查看有無異狀,並準備供品祭拜土地公和亡者的墳塚。 巡山習俗為 土葬 才需要;客家習俗稱為「送火把」,出殯後連續三天由媳婦送火上山,首日送至墓地,次日後漸縮短。 小叮嚀 【供品】 拜土地公以牲禮、水果、酒;拜祖先以牲禮、五味碗、水果、酒。 【金銀紙】 拜土地公以壽、刈金、福金;拜祖先以銀紙。

百日及對年

百日 百日與對年是送別亡者後最重要的兩個日子。百日指的是親人離世後滿100天,在臺灣傳統喪俗中,家人會準備酒與飯菜來悼念親人,這一天的祭祀禮儀俗稱作百日。但作百日不一定會舉辦在第100天,依照傳統習俗,通常會選在第95至100天之間,以家人們方便的時間為主即可。   對年 對年指的是親人離世後滿一週年,喪事的哀傷已漸漸淡去,家人會在這一天為已故親人舉辦祭祀禮儀,追念的同時也獻上祝福,該祭祀禮儀俗成作對年,或稱小祥。 祭祀禮儀會選在亡者忌日的隔年同一天舉行,惟若在過去一年中適逢閏年,則需扣除一個月提早進行;例如亡者忌日為三月十五日,但該年適逢閏年,作對年的日期則為隔年二月十五日。正所謂「對年對日作,死人無閏月。」